
各地积极发展数字贸易,打造外贸增长新引擎
数字贸易指被列在服务贸易下的数字贸易以及贸易数字化。数字贸易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,推动了全球贸易便利化。基于数字贸易的重要性,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推进数字贸易发展。2022年中国城市数字贸易综合指数前15名的城市分别是: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成都、杭州、南京、武汉、宁波、青岛、重庆、西安、苏州、合肥、厦门。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城市是如何推进数字贸易发展的吧。
北京
2021年北京市提出打造“数字贸易示范区”,出台6个方面20项措施,计划到2025年,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1500亿美元。重点措施有:搭建数字贸易服务平台、探索推动跨境数据流动、夯实数字贸易产业基础、提升数字贸易便利度、加大数字贸易企业支持力度、完善数字贸易保障体系等。
上海
上海市高度重视发展数字贸易,2019年率全国之先发布首个省级层面数字贸易发展行动方案,制定数字贸易发展促进政策,创建了浦东软件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一批国家级基地,加快打造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。当前,上海数字贸易蓬勃发展,云计算数据中心加快全球部署,数字服务企业领跑数字设计、数字研发等新赛道,原创数字IP风靡全球,潮流电商、品牌电商等新模式引领时尚,数字贸易额从2019年401.3亿美元提升至2021年568.8亿美元。今年上半年,上海数字贸易额289.9亿美元,同比增长9.7%。
深圳
2022年,深圳市商务局发布《深圳市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2-2024年)》,要求抢抓“双区”驱动、“双区”叠加、“双改”示范等重大历史机遇,更好发挥深圳数字贸易特色优势,推动深圳市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。重点任务:开展数字贸易新基建,构筑数字贸易发展核心支撑体系;培育数字贸易市场主体,构建领军企业创新引领的数字贸易发展体系;打造数字贸易服务平台,构建数字贸易全链条数据服务生态系统;完善数字贸易治理新体系,推动数据要素安全高效跨境流动;优化数字贸易营商环境,激发全市数字贸易发展活力等。
广州
为充分发挥开放优势、产业优势、环境优势,以数字经济赋能贸易创新,加速构建广州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体系,广州市商务局等8个部门联合出台《广州市支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若干措施》,从数字新基建、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、市场主体培育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、数据安全流动等方面为数字贸易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“真金白银”的政策支持,预计每年支持金额1.5亿元。
延伸阅读
近年来出海趋势正从数字化出海向出海数字化扩展,南沙已经开始布局全球溯源中心、数据交易所以及中国数贸数字服务贸易平台等 国际贸易领域的数据综合服务体,这将帮助传统外贸企业用数字化思维,赋能传统贸易的组织管理和创新。
中国数贸数字服务贸易平台是国际贸易产业互联网平台。平台旨在通过数字化聚合贸易服务资源,形成产业服务方案促成贸易达成;通过数据互联、采集服务助力企业建立数据控制塔,数字化管控全链、全网贸易过程,让贸易可视化;同时,服务用户实现数据多场景应用,在货源安排、渠道对接、通关物流、贸易融资、跨境结算等贸易领域带来便利,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。
中国数贸可快速输出标准成熟的数字服务贸易平台,通过跨境供应链云平台等系统搭建和数据互联服务,为各地政企的外贸管理和外贸实务服务,实现贸易过程的数字化管控和效能提升,助力在金融、结算、物流、货源、渠道等关键领域带来便利。未来,平台将通过全球价值链的延伸,持续为中国湾区经济贡献智慧力量!